[親子溝通]文章列表:
拒絕養出「米蟲型」子女
拒絕養出「米蟲型」子女
來源:<愛 就是慢教和等待> 汪詠黛◎著 【時報出版】
在培養孩子獨立自主、負責任之際,該堅持的原則就要有所堅持。「愛你,但絕不寵壞你,讓你吃定父母。」這是我提醒自己要做的「功課」。
一些國內外的勞動市場變化調查顯示,青壯年失業狀況令人憂心,那些從學校畢業又回到家庭繼續依靠父母照顧及經濟支援的年輕人,在台灣有人稱為「啃老族」,在中國大陸稱為「飄一族」,在日本叫「尼特族」(NEET),在美國則叫「歸巢族」(Boomerang Kids)。
咱家比比大學時期外宿,當他即將升大四時,清楚列出人生下一階段的就學、就業計畫,發現未來大四這一年通勤上學比較適當,所以下了一個決定:「下學期我要搬回家住。」
哇,不得了,老媽、老爸和弟弟好不容易過了三年清靜「好日子」,這個煩人的傢伙又要搬回家住,我可是怕怕耶!
「哪有妳這種媽媽,別人家的媽媽不是都巴不得小孩一輩子能待在身邊嗎?」
比比故意用埋怨代替撒嬌,但我可不上當。這麼大的男孩,一星期回來一次就好了,不必賴在家裡當大少爺。
「欸,太傷人囉,我才不是那種沒出息的『尼特族』!」
「尼特族」被日本政府的「勞動經濟白皮書」定義為:從學校畢業後,回到家裡既不做家事也不上學,更沒有工作意願的十五至三十四歲未婚族群。咱家大少爺尚未畢業,課餘又有正當打工機會,真的稱不上是那種「米蟲型」的尼特族,難怪他會大聲抗議。
可是,大少爺一回到家裡住,就會賴皮不做家事,把我當老媽子,我可不幹。
「不會啦!你去看過我租的地方,我現在不是很會整理家務嘛!」
說的也是,這小子已非昔日阿蒙,老媽實在不應該一直記得他青春期的不良紀錄。
話說比比剛考上大學時,因為學校也在北部,離家不遠,我原本想省些錢,不給他外宿,但覺得十八、九歲的男孩實在應該學習獨立生活了,一學期之後,就放手讓他和同學們在學校附近合租一幢房子住。
比比整理妥當後,邀請我們去參觀,一隻腳正要踏進他的房內,就聽到兒子大叫一聲:「等一下,請先脫鞋!」
呵,還挺像回事嘛!住在家裡時,比比房間亂得像狗窩,也亂整客廳、餐廳這些屬於全家人的「公共區域」;現在自己獨立理「家」,可認真得緊,連地板都擦得乾乾淨淨,捨不得讓人穿鞋踏一踏。
嘿嘿,看來我的「狠心」策略是對的,孩子大了就是要放他出去磨練,不能留在身邊寵壞了。
現在比比說要搬回家住,拍胸脯保證會把樓上的空間整理出來,「一定」自己負責一切打掃;再想想他在家也不是沒有好處,不但可以多教我一些電腦技巧,每月還可以省下一筆房租錢,又能減少他令人擔心的外食機會……優點還真是不少,好吧,媽咪張開雙臂歡迎你「歸巢」。
兒子開心的再次保證:「你等著看吧,我絕對不會是那種『啃』老爸、老媽的『歸巢族』啦!」
其實,兒子你有所不知,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,是希望好孩子永遠能在身邊「承歡膝下」,只不過就怕你們成為不肯長大、不肯負責任的「米蟲」,才不得不狠心推你們出門獨立啊!
愛你,但絕不寵壞你,讓你吃定父母,這是我這個做媽媽的隨時提醒自己要做的「功課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